1. 首页
  2. 继教培训
  3. 培训通知
  4. 列表
关于举办“药物铺灸疗法美容祛斑与冬病夏治核心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2014-06-26 11:12:59 中国针灸学会

关于举办“药物铺灸疗法美容祛斑与冬病夏治

核心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各医疗美容机构:

“何氏药物铺灸”是由国家级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何天有教授在继承传统灸法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理论而创立的一种新的灸疗法。它将灸法与药物相结合,既发挥了灸疗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又使灸法的温热作用与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得益彰,灸疗增强了药物的吸收与渗透,药物增强了灸疗的经络传感作用。同时通过药物的温凉寒热之性,弥补了灸疗偏于温热的不足,扩大了灸法的应用范围。首次创立了六步铺灸方法、留灸方法、专门施灸穴区和铺灸药方,具有辨病辩证施灸、病有专穴专方、火足力宏和善治疑难病证的特点。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艾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何氏美容祛斑与养生保健灸法,是美容祛斑与养生保健的治本之法,在北京、江浙沪、广东、兰州等地应用后,深受专业人员和消费者的欢迎,应社会的强烈要求,由创始人何天有教授亲自授课,特举办何氏美容祛斑与养生保健学习班,传授美容祛斑与养生保健的秘诀。

为进一步满足医疗、美容、保健等相关行业人员的需求,中国针灸学会将举办“药物铺灸疗法美容祛斑与冬病夏治核心技术学习班”。

现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各大医院针灸科、康复科医务人员、针灸按摩理疗师、美容养生保健师、以及喜欢传统养生保健,志在艾灸行业寻求发展的各界人士。

二、培训内容

()何氏药物铺灸的发展与临床操作方法。

1、药物铺灸疗法的配穴原则与配穴方法。

2、药物铺灸疗法常用穴及主治作用。

3、药物铺灸疗法常用药方。

4、药物铺灸疗法的六步灸法。

 ()何氏美容祛斑灸法。

1、美容祛斑脏腑灸法。

因为面容不好与色斑,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只有调理脏腑,才能打好“里子”(底子),挽回“面子”,从根本上解决美容祛斑的问题。重要原因,调理冲任与气血,可使容颜好看,耐看而长久,色斑消失。

2、美容祛斑冲任灸法。

因为冲任不调,气血不和是容颜不好与色斑的重要原因,调理冲任与气血,可使容颜好看,耐看而长久,色斑消失。

3、 美容祛斑面部灸与回旋灸法。

因为风寒湿邪与气滞血瘀阻滞面部经络,损伤面容或生色斑,它可祛除面部病邪与气滞血瘀,以达到美容祛斑之效果。

 ()药物铺灸疗法在冬病夏治中的应用。

何氏铺灸法冬病夏治适用于: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应运中医的生命科学为指导,以人体生命活动的八大穴区为中心,应用独创的中药散剂为灸料与六步灸法,可达“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病后调养”之目的,并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独特疗效。

学习班采取理论教学与技术演示相结合,学员与教授互动,学以致用,注重实效为宗旨,真正掌握美容祛斑与养生保健灸法的核心技术。

三、授课教授简介

何天有: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197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甘肃分中心主任,甘肃中医学院皇甫谧针灸研究所所长,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7年入选为甘肃省第二批名中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完成科研项目8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医学著作8部,获国家专利3项。在援外医疗期间获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总统骑士勋章。长期从事于针灸及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1、皇甫谧学术思想的研究,2、针灸临床研究。

四、培训费用

培训费1980元(含专家授课费、资料费、场地费、合影、证书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五、培训时间、地点

2014712 --- 713日(11日报到) 北 京

六、培训证书

培训结束后,医务人员授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I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或颁发中国针灸学会的中英文对照(药物铺灸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请带2 2 寸免冠彩色照片。

七、报名联系方法

会务组收到报名回执后,将在开班前7日内告知具体开班事宜及行车路线。

联系人:魏老师 

电话:010-84828980(传真)

手机: 13810271338    QQ100775129

电子信箱:zgzjxhpxb@163.com

 

 

          中国针灸学会咨询培训部

                    二○一四年六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