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科普之窗
  3. 科普知识
  4. 列表
坐骨神经痛
2007-08-03 15:03:29 中国针灸学会
  • 【概述】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临床表现为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沿坐骨神经径路有明显压痛点,并有阳性直腿高举徵和踝反射的改变等。坐骨神经痛,由多种病因引起,按受损部位可分为根性与干性二种。

        针灸对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是确切的。自五十年代初至今,国内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资料。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有人作过统计,用体针、电针、艾灸、穴位埋线、高频脉冲电刺激、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治疗,共1471例坐骨神经痛病人,其总有效率达97.5%,其中有57.1%的病人获得痊愈[1]。最近十多年,更多的新的针灸变革法用于本病症的治疗,如使用微波针灸仪等,通过一定样本数的观察,也获得初步效果[2]。其它如激光穴位照射、热针、头针等。

        关于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机理研究,以往重视不够。近年发现,针刺后,病人周围血相5-HT、cAMP、cGMP、PGE2、PGF2a的值均有改变,表明它的镇痛作用是有其生理基础的[3]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环跳、阳陵泉、环中上。

        配穴:委中、肾俞、八髎、昆仑、殷门、丘墟。

        环中上穴位置:半屈下肢,于尾骨尖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连线上2寸、外上5分处。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2穴,配穴据症而用。如为根性坐骨神经痛,酌加肾俞、八L;如为干性,酌加下肢腧穴。环跳穴宜深刺,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阳陵泉亦须深刺,以同样手法令针感到达足背;环中上穴直剌3~5寸,得气后重施雀啄术不留针。其馀穴位的针感也务求能向远端放射。一旦气至,即行留针。留针时间,20~60分钟不等,视疼痛剧烈程度而定。如剧痛不缓解者,可长至2小时。每隔5~10分钟捻针1次,平补平泻,强度中等,针感迟钝者,手法可稍重。一般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重者日针2次。

        (三)疗效评价

        共观察649例,其有效率在88.75~97.5%,平均治疗次数10次左右[4~7]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坐骨神经投影点(下简称投影点)、环跳、腰4~5夹脊、秩边、腰阳关。

        配穴:干性:阳陵泉、条山(条口透承山)、殷门;根性:委中、承扶、条山;足三里。

        投影点位置:在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至股骨大粗隆连线中点稍下1/3处,为坐骨神经走行处(梨状肌下孔)。

        (二)治法

        按不同坐骨神经痛类型取穴,干性取投影点或环跳,根性则取腰4~5夹脊或秩边,分别加配穴2~3穴。腰阳关则不论何种类型 ,加配足三里。投影点,宜用4寸长银针以70度角刺入,针尖稍斜向内侧,当刺中神经干时有触电样针感沿下肢传至足趾;腰阳关直剌1~2寸,至针下有空虚感;环跳和夹脊穴以及配穴,均以28号毫针深刺,激发针感向足部放散。然后可将针退至皮下约0.5厘米处,并与G6805电针仪相连,阴极接主穴,阳极接配穴,采用断续波或连续波,频率每秒钟3~80次,电流强度以能耐受为度。每次15~30分钟。电针每次只选用二穴(一主穴,一配穴),馀穴可针刺,操作方法同体针部分,留针30分钟至1小时。针后可加灸或罐。本法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痊愈:弯腰后伸正常,直腿抬高试验与健侧一致,沿坐骨神经通路压痛消失;2、显效:弯腰后伸接近正常,直腿抬高55度,沿坐骨神经通路压痛明显减轻;3、有效:弯腰后伸受限,直腿抬高较治疗前增加,沿坐骨神经通路仍有压痛;4、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共治疗636例,总有效率为94。12~100%,用上述标准评判284例,愈显率为44.52~88.33%[8~11,24,25]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环跳、殷门、秩边、大肠俞。

        配穴:分2 组。1、委中、承山、昆仑,2、委阳、阳陵泉、绝骨。

        (二)治法

        药液:10%当归液2毫升加醋酸强的松龙25毫克加1%普鲁卡因注射液10毫升,复方独活注射液。任选一种,多用前者。

        主穴每次取2个,配穴根椐疼痛情况选1组,均针患侧。主穴均要求深剌2~2.5寸,待针感放射至病痛处或足部后将针头退出1~2分,推入药物。大肠俞注药3 毫升,其它穴位2毫升。6~7日注1次。复方独活注射 液每穴1毫升。每日或隔日穴位注射1次。

        (三)疗效评价

        采用上述方法治疗1256例,有效率为94.8~99%[12~14]

     

        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秩边、环跳、阿是穴。

        配穴:八髎、殷门、承山、风市、肾俞。

        阿是穴位置:腰以下,循坐骨神经线路压痛最明显处。

        (二)治法

        主穴均埋线,其中阿是穴每次取一处。

        埋线操作:常规消毒穴区,局部浸润麻醉(亦可不局麻)。先将在酒精中浸泡消毒过的长约1厘米左右的铬制肠线,穿入18号腰椎穿刺针内(注意肠线不可露出针口),然后,迅速把腰针刺入穴位,缓慢送至深处并细细探寻。当出现比较强烈的酸麻等得气感应时,用针芯将肠线轻轻推出。取针后,局部针眼用消毒纱布贴盖,防止感染。隔7日埋线1次。环跳穴亦可消毒局麻后,作一0.5厘米切口,用止血钳将2 根2厘米长的肠线埋入,并行缝合包扎。

       配穴,采取针刺法,操作同前述,每日或隔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观察572例,有效率在80~98%之间[15~17]

     

        耳针

        (一)取穴

        主穴:坐骨神经、臀。

        配穴:膝、踝、神门。

        (二)治法

        先针患侧主穴,如效不佳,再针对侧或酌配配穴。针刺入耳穴后,反覆捻转,刺激宜强,待耳廓局部潮红、发热,留针30分钟至2小时。其间可间断予以捻转刺激或接通电针仪行持续刺激,用疏密波。取针后,对未采用的耳穴贴敷王不留行子作压丸刺激。耳针每日1次,重者2次。针刺或压丸刺激时宜多活动患肢。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耳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18]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分两组。1、腰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下髎、环跳;2、承扶、殷门、委中、委阳、阳交、绝骨、跗阳、丘墟、昆仑。

        (二)治法

        第一组偏重于治根性坐骨神经痛,每次取1~2穴;第二组偏重于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每次取2~4穴。以16号三棱针消毒后,于所选穴位或穴位周围显露的静脉血管(均作常规消毒),行点刺出血,血止拔罐,约2~3分钟去罐,并用碘酒消毒局部。本病症第一次治疗时,出血量宜多一些,数穴之总出血量须在40~60毫升左右,第二、三次,可略少(约10~30毫升)。首次治疗若疼痛未止,隔2~3天再刺。治疗2次后,一般应间隔7~10天后进行。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治疗100例,总有效率达96%[19]

     

        穴位微波疗法

        (一)取穴

        主穴:环跳、秩边、阳陵泉、殷门、委中、风市、承山、昆仑。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4~6穴。先以28~30号毫针刺入,使之得气。然后,将微波针灸仪的输出电极接到针柄上,调节输出功率,一般以患者感到微温为宜,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60例,痊愈23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以病程短而又疼痛剧烈者,效果为佳[20]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环跳、秩边、肾俞、阳陵泉;2、腰俞、委中、坐骨

        配穴:承山、殷门、绝骨。

        坐骨穴位置:大转子与尾首尖连线中点下一寸。

        (二)治法

        主穴第一组施针罐法,第二组施刺络拔罐法,可固定用一组,亦可交替选用。第一组宜先针主穴,得气后施以热补手法,继针配穴,用乎补平泻手法。再在主穴上分别插上艾段点燃,在针身周围垫一直径约5厘米的圆形硬纸片,以防艾灰跌落汤伤皮肤。艾条燃尽后,将艾灰及硬纸片撤去。针柄上加一95%酒精棉球,以架火法点燃后拔罐,或者用抽吸法吸拔。可根据部位,选择不同型号罐具。吸拔时间为15~20分钟,以局部呈现暗红色瘀斑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第二组穴,每次选3~4穴,首先寻找穴位周围之浅表静脉,以三棱针缓慢地斜刺入静脉中即出针,如静脉不显露者,可直接点刺穴位。然后,迅即在点刺部拔罐,留罐5~15分钟,一般以出血自止为度。去罐后可酌情加敷白芨粉以防感染。隔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第一组穴共治314例,结果临床痊愈166例,显效91例,有效4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7.5%(21,22)。以第二组穴共治100例,结果临床治愈7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其总有效率为95%[23]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31。

        [2]孟宪坤。微波针灸仪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中国针灸   1983;3(5):11。

        [3]戚丽宜,等。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及其镇痛机理的探讨。中国针灸   1984;4(5):7。

        [4]毕福高,等。针剌环中上穴治疗坐骨神经痛161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医研究   1988;1(1):28。

        [5]袁清顺,等。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270例。河南中医   1989;10(9):417。

        [6]蒋幼光,等。针刺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100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1983;24(10):55。

        [7]吴旭初。针刺及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118例报告。新医药学杂志    1987;(10):37。

        [8]白秀荣。电针加灸治疗坐骨神经痛8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2;2(2):48。

        [9]高玄根。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108例观察。江西中医药   1982;(2):57。

        [10]吴元培。针刺坐骨神经干和穴位治疗坐骨神经痛164例。中国针灸   1985;5(3):13。

        [11]廖小七。浅剌电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92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7;16(3):18。

        [12]曹景元。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100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90;10(5):9。

        [13]马应乖。水针治疗坐骨神经痛。四川中医 1989;7(2):45。

        [14]严红。复方独活寄生注射液与针剌治疗坐骨神经痛200例疗效观察。甘肃中医   1990;(2):36。

        [15]苏尔亮,等。针刺、新医治疗坐骨神经痛。新中医   1981;(6):32。

        [16]林枝华,等。穴位埋线治疗坐骨神经痛350例。新中医   1988;20(11):29。

        [17]仝现州,等。穴位埋线法治疗坐骨神经痛76例。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25(2):205。

        [18]黄汉祥。耳针治疗坐骨神经痛。江苏中医杂志   1987;(12):32。

        [19]王秀珍,等。刺血治疗坐骨神经痛100例疗效分析。中医杂志   1982;23(10):13。

        [20]张向前。微波针灸仪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中国针灸   1987;7(5):14。

        [21]刘荣平。针灸加火罐治疗坐骨神经痛108例观察。中国针灸   1986;6(6):8。

        [22]汤仁香。扣针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206例疗效观察。新疆中医药   1990;(3):46。

        [23]李钟旋。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吉林中医药  1985;(4):23。

        [24]张和平,等。电针深剌腰阳关治疗坐骨神经痛120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1997;17(8):19。

        [25]蔡国伟,等。深剌腰阳关为主沼疗急性坐骨神经痛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1996;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