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国针灸学会“百名科学家讲党课”系列讲座迎来了第五十六讲。本期讲座邀请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针灸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峰作为主讲嘉宾,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发展的早期历程及启示”为主题,为各地方针灸学会、所属各分支机构的广大会员和针灸科技工作者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本期党课由中国针灸学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景向红主持。各地方针灸学会、所属各分支机构积极组织动员本学会和分支机构的理事、委员、广大会员和针灸科技工作者2614人在线进行了学习。
中国针灸学会“百名科学家讲党课”系列讲座线上视频直播平台
中国针灸学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景向红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杨峰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医药发展的领导和推动作用。他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始终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杨峰教授详细阐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和不同时间节点对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杨峰教授阐述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
在讲座中,杨峰教授特别提到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支持。从1931年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中央红色医院,到1949年毛泽东接见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的讲话,毛泽东同志始终强调中西医合作的重要性,并倡导中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杨峰教授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政策法令,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杨峰教授阐述毛泽东同志有关中医药的论述
杨峰教授还详细介绍了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医药在医疗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红军医院的建立到中医药研究的开展,再到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医药事业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他特别提到了鲁之俊同志在针灸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以及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医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
在讲座的最后,杨峰教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发展的早期历程给予我们的启示。他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坚持中西医并重,坚定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是中医药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杨峰教授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发展早期历程给予我们的启示
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广大会员和针灸科技工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中国针灸学会将继续致力于通过“百名科学家讲党课”系列讲座,宣传党的政治思想,提升广大会员政治觉悟,促进中医针灸事业更好发展。
刘晶晶撰稿/中国针灸学会党委办公室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