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于
开幕式由刘保延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李维衡会长致开幕词。李维衡会长在开幕辞中全面总结了中国针灸学会成立30年以来在学术发展、科学研究、组织建设、科普咨询、继续教育、期刊编辑出版、针灸标准化工作、科学技术奖奖励工作以及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同时进一步强调,今后学会要在中国科协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作了题为“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努力为全民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新贡献”的重要讲话。吴刚副局长高度概括了针灸医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提出针灸事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他强调,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更大的历史责任,要求我们从源头抓起,加强针灸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针灸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针灸科学研究,做好针灸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开展针灸国际交流合作,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开展好科普宣传工作。
开幕式上,张瑛副秘书长宣读了“中国针灸学会关于号召向国医大师程莘农、贺普仁同志学习的决定”;刘炜宏副秘书长宣读了“关于表彰首届中国针灸学会华佗奖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决定”和“关于表彰首届中国针灸学会华佗奖先进集体和优秀学会工作者的决定”,与会领导为获奖者和获奖单位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开幕式后,刘炜宏副秘书长代表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优势特色研究”课题组向大会作了“针灸医学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总结报告。首次披露了课题组所做的调查数据,用数据展示针灸临床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针灸医学的四个特色和五大优势,并提出了针灸事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和学科发展建议。该报告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很大反响。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
主题发言之后,大会分为“针灸基础科研”和“针灸临床运用”两个论坛进行学术交流,并另设展区,以海报张贴的形式宣传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和重要论文。
针灸基础科研论坛由沈雪勇、
针灸临床论坛由王富春、赵百孝、
在POST展区,共张贴POST106张,其中重点研究展区 19张;重点成果展区 27张;论文展区 60张。500余名代表观看了展示并进行了现场交流。
本次大会共收集论文400余篇,按照大会惯例和评选程序,其中212篇论文具有参评优秀论文资格。以刘炜宏、沈雪勇、朱江、贾春生、高希言、韩焱晶、文碧玲组成的优秀论文评选组按照10%的比例,评选出优秀论文21篇。闭幕式上,学会领导和专家为优秀论文的第一作者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并合影留念。
刘保延副会长兼秘书长在闭幕式上对本次大会作了全面总结。首先,他对大会的组团和论文投稿情况进行通报,对积极组团参会的浙江省针灸学会和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等19个省市学会、分支机构进行了表扬,并对获得优秀论文的作者表示了祝贺。其次,他对本次年会的学术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说:“这次大会准备充分,论文层次高、观点新,学术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代表有很多的启发。同时,在会议期间浙江省针灸学会召开了浙江省针灸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及‘西湖论针’高峰论坛;上海中医药大学和维也纳大学一起召开了有关针灸合理性探讨的小型研讨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成立大会;一些针灸器材方面的企业也进行了仪器设备的展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术年会。今后学术年会两年举办一次,在举办学术年会的这一年,各二级分会原则上不再召开其它的学术研讨会,而是将这一年各分支的学术研讨会都放在年会上召开。总会将尽快出台《中国针灸学会学术年会管理办法》,通过这个管理办法将进一步明确学术年会的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等内容,我们的目的是把针灸学术年会的规模做大、层次提高,真正办成一个高水平的针灸学术成果交流展示、针灸学术观点、针灸临床经验交流和针灸仪器设备博览的盛会,希望大家要朝着这个目标共同努力。”最后,他强调“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针灸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提升针灸的学术地位,高度重视针灸临床实践,提高针灸有效性、安全性的公认度,要努力推进针灸标准化工作,全面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经过3天积极、热烈的学术交流,中国针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圆满结束。本次会议得到了浙江省针灸学会、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大力支持,他们在会议的组织、服务上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本次会议会前组织周密,首次采用了各分会组团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大家参加会议的积极性;在学术交流中,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达到了最佳的交流效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有600余人参加了会议,是近年来少见的。因此,参会代表们普遍感到,本次会议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学科的自豪感,对针灸事业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二〇〇九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