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简称东直门医院)是中国中医重点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教学基地。医院创建于1958年,座落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海运仓。中医药大学的中医系和中医临床研究所也设在院内。东直门医院是中国卫生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的直属单位,是集中医医学、教学、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是国内外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时间最早、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重要临床基地。一九九四年被评为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
医院设有门诊部,住院部,下属二十六个临床医技科室,即: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按摩科,乳腺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急诊科,高干外宾诊疗中心(即专家门诊),理疗科、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功能科,药剂科,血库,病案科,营养科,中心实验室,供应室和质量检控室等。十七个临床教研室,八个临床研究室,16个病区,574张病床(包括高干外宾病床25张)。
医院现有职工1121人,其中正副教授和相应职称的高级医务人员136人。在临床治疗和临床研究中,医务人员继承,发扬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发挥了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优势,以高水平的临床综合优势,和良好的医疗服务,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患者,日门诊,急诊量达2,000余人次。每年住院病人5600人次。另外医院还承担着国内外高级干部,外宾的医疗保健任务。临床科室除治疗本科常见病外,在治疗一些疑难重病上也各有专长。医院现设有中医专科专病门诊74个,(就诊时间详见后面正文),为广大患者就诊和预约提供了方便。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宋向元,马龙伯,方鸣谦,单玉堂,宋孝志,殷凤礼,曾在医院的内、外、妇、儿、针灸科应诊,驰名中外。医院目前拥有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教授:董建华,杨甲三,刘弼臣,廖家桢,施汉章,王子瑜,姜揖君,金启凤,徐连霈,李英林,及其他一批专家教授,临床治疗技术精湛,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在治疗胃病,脑病,肾病,心脏病,肿瘤,肝病,皮肤病,热病,男女不孕不育证,小儿肌无力,和各类疾病的康复等,多种常见病,疑难重症,各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深受中外各界人士赞誉。
医院做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重要的临床教学基地,承接着国内外培养中医学士,硕士,博士的临床授课和临床学习任务。自1958年起,培养了八千余名高级中医药人才,和九百余名来自七十九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外国留学生,和更多的短期国内外进修生。医院与国际医学界的学术交流日益增加,在西班牙,日本,德国等国家建立了技术交流关系。每年接待数十个国外参观团。同时,不断派学者赴世界各国考察,进修,参加国际交流,弘扬了中医学事业,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医院科研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一批以专家教授为骨干的科研队伍,承担着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25项和卫生部级32项科研课题,共有23项获国家级部级科研成果奖。医院设备的更新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拥有人民币万以上的设备372台。还有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大型成套X线机组,彩色B超,各种纤维镜,血液透析机,全自动生分分析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和C.C.U.病室的成套设备。科室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等在医院的发展和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色专业:
在治疗胃病,脑病,肾病,心脏病,肿瘤,肝病,皮肤病,热病,男女不孕不育症,小儿肌无力,和各类疾病的康复等,多种常见病,疑难重症,疗效显著。
医院地址:海运仓5号
邮编:100700
乘车路线:乘车路线:24路海运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