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fMRI新技术针灸研究培训班在京举办
本报讯
针灸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目前已经走向世界,作为一种非药物替代疗法在多个国家广泛应用。针灸治疗的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研究至今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国内外众多学者试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针灸产生疗效的生理学机制,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的出现,使无创活体功能可视化脑成像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针灸疗效机制的研究。自1998年开始应用fMRI技术研究针刺治疗的作用机理以来,目前该技术已被公认为研究针灸机理的新方法,也是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成功范例。
继自2012年开始成功举办了“针刺穴位脑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国际研讨会”和“全国首届fMRI技术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培训班”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再次承办了这次“全国fMRI新技术针灸研究高级培训班”。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方继良介绍,针灸机理的功能成像研究是集合了功能成像技术、针灸、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本次培训班旨在推介fMRI实验设计、技术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诠释等多方面的最新成果,以有效利用科研资源,深入研究,避免重复,少走弯路,推动fMRI技术在针灸科研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针灸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授课内容以针刺治疗机理磁共振脑功能研究前沿领域为中心,多角度、全方位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
与会期间,专家学者达成共识,由
培训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