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动态
  3. 行业新闻
  4. 列表
全国fMRI新技术针灸研究培训班在京举办
2014-06-04 11:56:57 中国针灸学会

全国fMRI新技术针灸研究培训班在京举办

本报讯 20146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fMRI新技术针灸研究高级培训班”,于中美2014国际针灸研讨会期间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学员参加了本次学习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副会长朱兵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东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金征宇、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正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花宝金等教授出席了开班仪式。

针灸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目前已经走向世界,作为一种非药物替代疗法在多个国家广泛应用。针灸治疗的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研究至今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国内外众多学者试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针灸产生疗效的生理学机制,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的出现,使无创活体功能可视化脑成像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针灸疗效机制的研究。自1998年开始应用fMRI技术研究针刺治疗的作用机理以来,目前该技术已被公认为研究针灸机理的新方法,也是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成功范例。

继自2012年开始成功举办了“针刺穴位脑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国际研讨会”和“全国首届fMRI技术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培训班”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再次承办了这次“全国fMRI新技术针灸研究高级培训班”。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方继良介绍,针灸机理的功能成像研究是集合了功能成像技术、针灸、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本次培训班旨在推介fMRI实验设计、技术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诠释等多方面的最新成果,以有效利用科研资源,深入研究,避免重复,少走弯路,推动fMRI技术在针灸科研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针灸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授课内容以针刺治疗机理磁共振脑功能研究前沿领域为中心,多角度、全方位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孔键教授、韩国庆熙大学的Younbyoung Chae教授、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张樟进教授及国内临床和功能成像针灸研究方面的多位知名专家,分别就fMRI针灸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等发表演讲,内容涉及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AD)、针灸治疗中风、疼痛等针灸优势病种的脑机理研究,以及针灸后效应的功能成像研究、功能成像图像处理方法优化、数据网络传输方法的相关性研究等共23个专题,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和参会专家高度评价。

与会期间,专家学者达成共识,由方继良教授牵头筹备成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相信本次培训班将进一步推动全国针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的规范化,扩展研究者的视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争在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起到进一步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弘扬中医文化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秦秋供稿摄影)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方继良
讲话


培训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