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百家讲坛”是由中国针灸学会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办的全新系列在线学术讲座。关注中国针灸学会、世界针联公众号,听大师授课,精彩不容错过!
“名老中医百家讲坛”在线平台,传承国粹经典,齐聚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非遗传承人,亲传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特色技法,尽享大师风采。
通过举办“名老中医百家讲坛”,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弘扬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让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代表性传承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衢州市衢江区中医院(杨继洲针灸医院)名誉院长张缙教授于2021年4月9日凌晨,因病在衢州逝世,享年91岁。他的离去不仅是中国,也是国际中医针灸界巨大的损失。他曾在2020年7月于“名老中医 百家讲坛”中的讲座也成为了绝唱。为致敬、缅怀张缙教授,传承其学术思想,“名老中医百家讲坛”举办本期特别节目,重播张缙教授讲座《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之立论依据》以悼念与追思。
一、时间:2021年4月21日上午10:00
二、主讲人:张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世界针联“中医针灸”传承导师,世界针联传承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针灸学会顾问,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衢州市衢江区中医院(杨继洲针灸医院)名誉院长。
三、讲座主题:《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之立论依据》
四、有关张缙教授
1930年9月生,辽宁省黑山县人,著名针灸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第五届政协委员,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主任医师,兼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特邀研究员,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顾问,光明中医学院针灸学院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针法灸法分会理事,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原院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世界针联“中医针灸”传承导师,世界针联传承工作委员会顾问,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名誉院长,匈牙利中医药学会高级顾问。
张缙教授穷其毕生精力,致力于运用针刺手法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研究,为推动中医药针灸传承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他从事中医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七十余载,在循经感传、针刺手法、古典针灸文献及中医软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为全球的中医药和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针刺手法方面,张缙教授是当代针刺手法学派的领军者!
张缙教授有着一颗传承与弘扬针刺手法和《针灸大成》理论的热诚之心,还举家搬迁至针圣杨继洲故里——衢江,追根溯源,为衢江中医针灸事业坐镇,引进中医针灸人才队伍,助力打造极具古典与现代特色结合的衢江区中医院(杨继洲针灸医院)。其作为衢江区中医院的名誉院长,一直心系医院的发展,致力于弘扬中医针灸文化,2018年11月杨继洲博物馆开馆之际,张缙教授向杨继洲博物馆分别捐赠了《针刺手法手稿》、明代《针灸大成》图谱等珍贵物品,以寄予后辈的医务工作者坚守中医情怀、为民情怀,彰显了其大爱精神。张缙教授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为加强年轻中医学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快他们在中医针灸临床技能方面的成长,在其全局管控与指导下,引进了世界针联以“张缙教授针刺手法”为品牌特色的传承项目,在衢江区中医院(杨继洲针灸医院)成功组织了第四届、第五届针刺手法学习班,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医针灸领军人才,提升杨继洲针灸文化影响力,让针圣故里再次登上世界舞台,宣传了中医底蕴与文化传承魅力。
张缙教授的一生是无私奉献、孜孜不倦、仁心仁术、济世情怀的传奇人生。斯人已逝,德范长存。
五、如何观看直播:
1、为了方便收听讲座并使用平台进行互动交流,推荐下载“渔歌医疗”APP,注册后即可进入直播教室听讲、提问和咨询;
2、直播地址:
https://m.yuge.com/authorize/dist/view/foreignLive.html?itemId=8#/shortList;
3、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
更多信息可登陆中国针灸学会网站:www.caam.cn查看,亦可关注中国针灸学会微信公众号留言和提问。
往期回顾:
第一讲:姚乃礼 题目:《由基本病机探讨脾胃病论治》
第二讲:张缙 题目:《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之立论依据》
第三讲:石学敏 题目:《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第四讲:晁恩祥 题目:《“风咳”理论及指导苏黄止咳胶囊的研发》
第五讲:彭坚 题目:《中医从来不是慢郎中——由新冠肺炎谈外感病的治疗》
第六讲:李鼎 题目:《血气、脉、经络——略论经络理论的形成》
第七讲:李新吾 题目:《中西医结合治疗五官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第八讲:周逸平 题目:《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研究》
第九讲:严洁 题目:《<伤寒论>有关针灸的论述及“辨证施治”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
第十讲:盛灿若 题目:《盛灿若教授临床经验》
第十一讲:孔昭遐 题目:《腧穴杂谈》
第十二讲:陈汉平 题目:《耳穴疗法引进和发展》
第十三讲:卢芳 题目:《湿邪为病的论治思路》
第十四讲:田从豁 题目:《几种灸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十五讲:韩碧英 题目:《五腧穴的临床应用经验》
第十六讲:张静生 题目:《重症肌无力根在脾肾,补脾益肾是治疗大法》
第十七讲:张仁 题目:《眼病针灸临床优势与诊疗特色》
第十八讲:李佃贵 题目:《浊毒理论的构建及指导胃癌的防治》
第十九讲:孙国杰 题目:《子午流注针法的基础与临床运用》
第二十讲:刘志明 题目:《热痹证治分期而论,寒热气血上下分治》
第二十一讲:李铁军 题目:《疫后论“寒温”》
第二十二讲:薛立功 题目:《从“经筋”辨治膝痹》
第二十三讲:王玲玲 题目:《八髎穴精准深刺的技术及临床应用》
第二十四讲:仝小林 题目:《态靶辩证——宏观和微观的结合》
第二十五讲:刘会生 题目:《“刘氏飞针”治疗青盲技术及灵龟八法的运用》
第二十六讲:顾植山 题目:《五运六气与中医基本理论》
第二十七讲:顾植山 题目:《五运六气若干问题讨论》
第二十八讲:徐经世 题目:《扶正祛邪话肿瘤》
第二十九讲:梅国强 题目:《小陷胸汤临证思辨录(上)》
第三十讲:梅国强 题目:《小陷胸汤临证思辨录(下)》
第三十一讲:占堆 题目:《藏医对过敏性紫癜疾病的认识与诊疗经验》
第三十二讲:殷克敬 题目:《浅谈经络别通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第三十三讲:刘敏如 题目:《经水早断诸证的病名论证及临床研究——中医妇科疾病学补遗研究》
第三十四讲:丁樱 题目:《温病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第三十五讲:王琦 题目:《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十个问题与应对》
第三十六讲:汪受传 题目:《从伏风论治儿童过敏性疾病——消风法治疗小儿鼻鼽》
第三十七讲:周志杰 题目:《周氏四针疗法及临床应用》
第三十八讲:顾植山 题目:《炎黄文明:中医药学守正创新之本》
识别二维码观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