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是衢州市唯一一所由市政府主办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国际花园城市”"南孔圣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是在原衢州教师进修学校、衢州师范学校、衢州卫生学校、衢州中专四校的基础上于2002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的。
校园占地面积387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794.12万元,纸质图书62.4万册,中外电子图书60.5万册,中文纸质期刊629种,数据库共23种。设有医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材料与化工智能制造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设置25个高职专业,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艺术设计、财经商贸、休闲体育等6个专业群协调发展的格局。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800余人,教职工495人,其中专任教师323人、实验实训教师24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56人。入选全国技术能手、省"151”人才、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坛新秀、省专业带头人、省拔尖技能人才、省技术能手等近20人,衢州市拔尖人才、市杰出技能人才、市首席技师、市"115”人才等50余人。建有衢州市专家工作站4个、市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医学院前身是创办于 1951 年的衢州卫生学校,2002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原衢州卫生学校、衢州师范学校、衢州教师进修学校和衢州中等专业学校(部分)合并成立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现设有护理(含老年护理、母婴护理、康复护理)、助产、中药学和针灸推拿4个专业,以护理为核心打造的医护康养高水平专业群2020年入选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行列,护理专业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优势专业,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1+X”老年照护证书试点。助产专业为学校品牌专业,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二批"1+X”母婴照护证书试点。针灸推拿专业为2021年高校增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科)专业。
医学院设护理、老年护理、助产(母婴护理)、中药学、针灸推拿和医学基础课程组、医学实训教学中心7个基层教学组织。现有教职员工92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5名,高级实验师2名,博士学位5名,硕士60名。有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151”第二层次人才1名,市“新115”人才2名。多名教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省技术能手、省劳动模范、省高校教学名师、省教坛新秀、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师德先进个人和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等荣誉。
医学院秉承“尚德弘毅,知行合一”校训,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拓展合作办学路径,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开办了护理“衢医班”、“柯医班”、“衢,,州市中医院班”、“衢化班”、“复旦闵行班”、“开化班”、“龙游班”和“常山班”等。医学实训中心建筑面积近17000平方米,建有护理(老年护理)、助产(母婴护理)、中药学、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5个实训基地和OSCE考试中心,建有附属医院1家(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市中医医院)。“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大健康公共实训中心”获批2019-2020年度浙江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护理实训基地为浙江省首批合格实训基地、省高职高专院校首批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母婴护理实训基地被认定为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针灸推拿实训基地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浙闽赣皖针灸技能培训中心”。
医学院积极拓展基地的社会服务职能,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共享浙江省护理人才培养基地衢州分基地、浙江大学-衢州高水平医联体教育培训基地、物产中大产教融合健康人才培养基地、衢州市红十字会现场救护培训基地、衢州市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等。
医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培训并举,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48人。各专业近三年报到率均在99%以上,当年一次性就业率在98%以上。学生在全国和省护理职业技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全国助产职业技能大赛,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依托学校培训平台,面向社会开展初级救护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师、月嫂、高级家政人员等各类培训,年培训人员近8000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