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中国针灸学会“百名科学家讲党课”系列讲座栏目邀请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刘保延担任主讲嘉宾,为各地方针灸学会、各所属分支机构的广大会员和针灸科技工作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本期讲座的题目为《遵循规律、传承精华 让古代科技瑰宝焕发青春》,讲座由中国针灸学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义主持。各地方针灸学会、各所属分支机构积极组织动员本学会和分支机构的理事、委员、广大会员和针灸科技工作者5000余人在线进行了学习。
中国针灸学会“百名科学家讲党课”系列讲座线上视频直播平台
中国针灸学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郭义教授主持讲座
刘保延教授以2015年《习近平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为切入点,并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对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及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如何让古代科技瑰宝焕发青春进行了深入解读。
刘保延教授作“遵循规律、传承精华 让古代科技瑰宝焕发青春”专题讲座
刘保延教授讲到,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包括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中医药的底层逻辑是遵循规律、不忘初心的根本,是从问题产生的最本质原因去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从5000多年前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中医“天人合一”健康医学模式的产生,到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秦汉(西)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中医理论的产生,再到东汉时期形成了“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法技术,都见证了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特色与优势。我们要重视中医原创思维的传承,回归原象创生性与流动转化性,以象思维为主导,将中医传承和创新与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相融合,深究中医药学术经验与临床实践的本质内涵。
刘保延教授深入解读中医药的发展规律
随着全球对健康和疾病认知的深化,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然而,中医药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其独特魅力,同时实现创新发展,成为当前医学界的重要议题。
刘保延教授根据自然界的三大要素,对如何认识“中医药是古代科学的瑰宝”、“如何让古代科学的瑰宝焕发青春”进行了全面剖析,同时通过对比“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科学观、方法论、价值观及特点,对中西医学科学基础进行了分析,并对辨证论治是中医实现天人合一的主体方法和技术的结论进行了详细阐述,人的信息器官是实现辨证论治的基本手段,依靠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转换实现了辨证论治维护健康的目的,而辨证论治采用的是“信息转换的方法论”。使大家对中医药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刘保延教授强调,中医药的系统性变革是新型的能力建设,是价值体系的重构。数字中医药、中医药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数据、因特网、云计算、人工智能、Chat-GPT 等将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支撑。健康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应该以整体观为主体,信息科学的整体观、信息转化方法论为体,以物质科学还原论、分而治之的方法论为用。将干预方法与人体健康状态结合起来,构建健康医学的理论框架。
刘保延教授全面剖析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
最后,刘保延教授表示,中医药学,这个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健康养生理念与实践经验的结晶,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我们不仅要保持对中医药学的敬畏和尊重,更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吸收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推动中医药学的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中医药学这一古代科学的瑰宝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于淼撰稿/贾晓健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