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国针灸学会“百名科学家讲党课”第62讲(中国科协2025年第30期)举办,河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佘延芬教授以《传统针灸与新针灸学的邂逅—成就河北针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因》为题,带领3200余名针灸科技工作者追溯河北针灸发展脉络。
中国针灸学会“百名科学家讲党课”系列讲座线上视频直播平台
中国针灸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任徐明元主持 河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佘延芬教授讲座
讲座从燕赵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切入,梳理了春秋战国名医扁鹊、北宋窦材等针灸名家铸就的传统针灸根基,其医术与精神在河北传承千年、影响深远。重点讲述现代针灸学家朱琏作为石家庄首位女共产党员,在抗战时期于晋冀鲁豫边区推广针灸、培养人才,缓解缺医少药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创办学校、编写《新针灸学》、创立首个针灸科研机构,开创中西医结合“新针灸学”事业,为国内外针灸研究提供权威范式。
当下河北立足传统、创新突破:2019年成立燕赵医学研究院及窦汉卿学术思想研究院;2020年与邯郸肥乡区政府签约推动传承创新;2022年成立燕赵针灸流派专委会,启动“燕赵针经论坛”,并将燕赵针灸学术纳入本硕教学体系,同时与巴西高校建立国际合作,提升全球影响力。
佘延芬教授的讲解熔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于一炉,全景展现河北针灸的传承密码与创新路径。此次党课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激励广大针灸工作者赓续红色基因,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赋能人类健康福祉,为强国建设凝聚中医药奋进力量。
刘晶晶撰稿/党委办公室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