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中国针灸学会指导,衢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衢州市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AI+杨继洲针灸科普报告会”在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作为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继洲针灸”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开启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新篇章。
衢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俞继业致辞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围绕《什么是真穴位?基于临床视角谈穴位本义及其科学基础》做了主旨报告。喻会长从临床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了穴位的本质内涵与科学基础,强调了腧穴研究在针灸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与会者理清了穴位研究的核心思路。此次报告让参会者深刻领略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收获了实用的养生知识,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医学知识的普及。
中国科技馆办公室主任刘渤作了《中国科技馆里的科学家精神》主旨报告。通过讲述科技馆中蕴含的科学家故事,生动展现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参会者仿佛穿越时空,与科学家们展开对话,深受激励,进一步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与向往。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教授崔晓晖带来《技术演进、模型涌现、交叉赋能:智能时代,未来已来》主旨报告。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技术已深度融入生活的各个层面。崔教授深入解读智能时代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生活与未来的变革影响,为参会者清晰勾勒出未来科技生活的蓝图,助力其紧跟时代科技步伐,拓宽科技视野。
活动期间,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麟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骨伤科主任王彤、中国针灸学会学术部副主任李印泷等专家在衢江区中医医院开展杨继洲针灸义诊活动,传递了采用中医外治法解决病痛的理念,扩大了针灸的受益群体和影响力,让更多人对针灸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受到广泛好评。
本次活动以“AI + 杨继洲针灸”为纽带,既是传承非遗文化的创新实践,更是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