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王淑军)记者今天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针对地震灾区进入炎热夏季的情况,中医药系统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有效缓解了群众中暑和呼吸、消化等疾病的发生,深受灾区群众和官兵的欢迎。
截至6月底,设置中药预防“大锅汤”发放点2941个,灾区151万灾民、为10余万救援官兵受益。针对战士们出现的烂裆、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的情况,解放军总医院都江堰野战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专家研制了中药外用喷剂“都江堰1号”、“都江堰2号”,向部队和居民提供近17万支,效果明显。许多中医医疗机构发挥中医心理调摄的优势,使用精神抚慰并配合中草药、针灸等改善头晕、胸闷、纳差、失眠等震后非器质性精神症状,有效缓解了灾民恐惧、焦虑、烦躁、悲观情绪。
为发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和灾后防疫中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发布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应用中医药技术指导意见》和《关于在震区灾后疾病防治中应用中医药方法的指导意见》,并紧急编写了《震后灾区中医药防病知识》宣传手册、《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和中医药防病知识宣传画,发放到灾民集中居住地和灾区中医医疗机构。